一、游隙的选择原则:
1、 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 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 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 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G* △d为
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G* △D为
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
(1):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
注:
△j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内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温度的影响
△T =Гb * [De * ( T0–Ta )–di * ( Ti–Ta)]
其中Гb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
De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为环境温度。
T0为轴承外圈温度,Ti轴承内圈温度。
四、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1) * Dw * Ur–Ur2 ] 1/2
因径向游隙Ur很小、故Ur2很小,忽略不记。
故Ua = 2 * [(fe + fi–1) * Dw * Ur ] 1/2
其中fe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为钢球直径
轴承游隙标准查询
(mm) |
||||||||||||||
轴承内径大于d到 |
|
24 |
30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225 |
圆柱内径游隙(μm) |
||||||||||||||
C2组min |
10 |
15 |
15 |
20 |
20 |
30 |
35 |
40 |
50 |
60 |
65 |
70 |
80 |
90 |
C0组min |
20 |
25 |
30 |
35 |
40 |
50 |
60 |
75 |
95 |
110 |
120 |
130 |
140 |
150 |
C3组min |
35 |
40 |
45 |
55 |
65 |
80 |
100 |
120 |
145 |
170 |
180 |
200 |
220 |
240 |
C4组min |
45 |
55 |
60 |
75 |
90 |
110 |
135 |
160 |
190 |
220 |
240 |
260 |
290 |
320 |
C5组min |
60 |
75 |
80 |
100 |
120 |
145 |
180 |
210 |
240 |
280 |
310 |
240 |
380 |
420 |
圆锥内孔游隙(μm) |
||||||||||||||
C2组min |
15 |
20 |
25 |
30 |
40 |
50 |
55 |
65 |
80 |
90 |
100 |
110 |
120 |
140 |
C0组min |
25 |
30 |
35 |
45 |
55 |
70 |
80 |
100 |
120 |
130 |
140 |
160 |
180 |
200 |
C3组min |
35 |
40 |
50 |
60 |
75 |
95 |
110 |
135 |
160 |
180 |
200 |
220 |
250 |
270 |
C4组min |
45 |
55 |
65 |
80 |
95 |
120 |
140 |
170 |
200 |
230 |
260 |
290 |
320 |
350 |
C5组min |
60 |
75 |
85 |
100 |
120 |
150 |
180 |
220 |
260 |
300 |
340 |
370 |
410 |
450 |
C3——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MC3——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
详细如下:
C1——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2游隙小。
C2——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
CN(省略)——向心轴承径向标准游隙。
C3——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4——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3游隙大。
C5——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4游隙大。
CC1——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2游隙小。
CC2——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
CC——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标准游隙。
CC3——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C4——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3游隙大。
CC5——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4游隙大。
MC1——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2游隙小。
MC2——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3游隙小。
MC3——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
MC4——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3游隙大。
MC5——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4游隙大。
MC6——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5游隙大。
CM——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CT——电机用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